编程基础

YOO_koishi

2025-01-16

编程基础入门

从零开始的编程之旅

欢迎学习编程!

课程大纲

主要内容

  1. 变量与数据类型
  2. 控制结构
  3. 函数
  4. 面向对象编程

变量与数据类型

什么是变量

变量是存储数据的容器

基本数据类型

  • 整数: 42, -7, 0
  • 浮点数: 3.14, -2.5
  • 字符串: "Hello", 'World'
  • 布尔值: True, False

变量示例

# 基本变量声明
name = "YOO_koishi"
age = 19
height = 175.5
is_student = True

print(f"姓名: {name}, 年龄: {age}")

变量命名规则

重要规则:

  • 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
  • 只能包含字母、数字、下划线
  • 区分大小写
  • 不能使用关键字

条件语句

if-elif-else 结构

age = 19

if age >= 18:
    print("成年人")
elif age >= 16:
    print("青少年")
else:
    print("未成年人")

循环结构

for 循环

# 数字循环
for i in range(5):
    print(f"第 {i+1} 次循环")

# 列表循环
fruits = ["苹果", "香蕉", "橙子"]
for fruit in fruits:
    print(f"我喜欢吃{fruit}")

while 循环

count = 0
while count < 3:
    print(f"计数: {count}")
    count += 1

简洁但功能强大的循环结构

函数基础

什么是函数

函数是可重复使用的代码块

def greet(name):
    """问候函数"""
    return f"你好, {name}!"

message = greet("世界")
print(message)

函数参数

默认参数示例:

def introduce(name, age, city="北京"):
    return f"我是{name}{age}岁,来自{city}"

print(introduce("小明", 20))
print(introduce("小红", 18, "上海"))

面向对象编程

类的定义 :

class Student:
    def __init__(self, name, age):
        self.name = name
        self.age = age
    
    def introduce(self):
        return f"我是{self.name}{self.age}岁"

对象的使用

# 创建对象
student1 = Student("小明", 18)
student2 = Student("小红", 19)

# 调用方法
print(student1.introduce())
print(student2.introduce())

编程最佳实践

代码风格

  • 命名要有意义: user_name 而不是 un
  • 保持一致性: 统一的命名风格
  • 添加注释: 解释复杂的逻辑
  • 函数要简洁: 一个函数只做一件事

学习建议

持续进步的方法

  1. 多练习编程
  2. 理解核心概念
  3. 阅读他人代码
  4. 参与开源项目

今天的收获

学到了什么

  • ✅ 变量和数据类型
  • ✅ 条件语句和循环
  • ✅ 函数的定义和调用
  • ✅ 面向对象编程基础

下一步学习

进阶内容

  • 数据结构(列表、字典、集合)
  • 文件操作和异常处理
  • 模块和包的使用
  • 实际项目开发

谢谢大家

继续编程之旅

  • 保持好奇心
  • 不断练习
  • 享受编程的乐趣

推荐资源

  • Python官方文档
  • LeetCode 算法练习